狗狗癣菌怎么治疗?
真菌病是由寄生在动物体表(主要是毛发和爪垫)的真菌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又称皮肤念珠菌病、真菌性皮肤病。真菌病有很多种,不同的真菌引起的皮肤病症状也各不相同。 皮肤病的种类很多,有寄生虫性的,有细菌病毒的,还有真菌的等。而真菌又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发生在毛发、头皮部位,出现局部的瘙痒、脱屑;而深部真菌主要发生于表皮以下的组织,多表现为真菌感染部位的患处发生水泡,继而破溃、糜烂、结痂,严重的会出现表皮层增生,甚至可能癌变。虽然不同性质的真菌引起的皮肤病症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可通过接触传播。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做好宠物日常的护理工作和环境消毒工作。 一般我们常见的真菌主要有两种,即犬小孢子菌和须毛藓菌,后者又称为花斑癣菌。这两种真菌除了侵犯皮肤外,还可侵入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炎症反应。如果身体抵抗力减弱时,病菌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引发各种病症。特别是夏季天气闷热潮湿,正好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也是真菌高发的季节。
一、 病因与发病原理 1、 直接接触传染:主要是由患有真菌病的猫狗等动物通过爪子、牙齿或者分泌物间接传染给人。这些具有传染性的病原菌大多存在于动物的皮屑、唾液、尿液中,当宠物舔舐或抓挠身体时,容易将真菌菌丝体、孢子粉播散到周围环境中,人一旦接触就很有可能被传染。
二、临床特点及临床表现 1、局部皮肤潮红、脱皮、发痒;
2、 皮肤逐渐变厚,表面粗糙,呈灰褐色或有色素沉着;
3、 在毛发表面粘附有油脂样的角质屑,轻轻刮除后,可见薄薄的一层碎屑;
4、 患病动物喜欢搔痒,常做舔咬、啃爪、摩擦和洗浴等行为,以缓解瘙痒感。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再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四、预防和控制措施 1、搞好个人及小动物的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
2、 饲养小动物应该做到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 对已感染该病的小动物应及时处理,以防止传染给他人;
4、 应尽量避免去那些公共场所,比如游泳池、公共浴池等公共场所;
5、 对于已经感染的人应当及时进行治疗,以防疾病扩散。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增强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