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疫苗都是哪些?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犬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是灭活病毒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包括二联苗、四联苗及六联苗;另一类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只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即五联苗。 每种疫苗都有其相应的免疫程序。二联苗主要预防犬瘟热和副流感病毒感染;四联苗除含有二联苗成分外,还含有两种菌的基因片段,从而额外增加了对两个疾病的保护效果;而六联苗是在四联苗的基础上增加了禽流感疫苗。
五联苗在四种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绦虫和蛔虫感染。上述疫苗均为注射疫苗。 目前还有口服疫苗的研发。 当然在疫苗研究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有很多疫苗需要研究其最佳免疫程序,也有一些疫苗需要进一步研制以适用于不同年龄和体重的犬只等。
无论是哪一种疫苗,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接种程序进行接种,方可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通常来说,疫苗接种后,体内抗体水平会逐步上升,5-7天后达到高峰,2周后开始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而接种疫苗一周后的保护效力即可达60%以上。
也就是说,疫苗接种一周后,动物已经受到良好的保护,但此时并不表示免疫系统已完全建立。在此期间,如果动物接触到病原体,仍有可能感染。 而接种疫苗后3周左右,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疫苗接种满1个月时再进行驱虫,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与健康的饮食结构,以确保免疫功能持续有效。
1、犬副流感:犬副流感是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以体温升高、阵发性咳嗽、流黏液状鼻涕等为症状,严重的犬还会发生肺炎,并且死亡率较高。该病的主要感染犬和狐。
2、犬瘟热:犬瘟热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类是该病的主要感染对象,患病后临床上出现双相热、神经症状、咳嗽、流涎、呕吐、腹泻和眼鼻流水样分泌物等。
3、狂犬病:狂犬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各种动物都能感染,而且一旦发病死亡率是100%。该病主要通过患病的动物咬、抓其它的动物或者人而传播病毒,临床上患病的动物出现神经症状和意识障碍,最后衰竭而死。人患狂犬病的治疗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一旦发病也是100%的死亡。所以,养犬必须要进行狂犬病的预防。
4、传染性肝炎:犬传染性肝炎是由于犬腺病毒Ⅱ型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各种年龄的犬都能感染,但是临床上在幼犬中发病较多。患病犬主要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出现症状,严重的犬还会出现神经症状和出血性肝坏死。部分的犬在康复后还会出现角膜蓝化,从而影响到犬的视力。
5、细小病毒感染:细小病毒感染主要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和狐都能感染。患病的犬主要出现心肌炎和出血性胃肠炎两种临床症状。临床上以剧烈出血性的腹泻、呕吐、心动过速和昏睡为特征。
6、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吃感染了弓形虫的生肉或者未煮熟的肉类而感染。临床上患病的动物主要会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呕吐、腹泻和神经症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