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什么动作?
1.“猫的肢体语言”通常被简称为“喵语”,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几百种不同的姿势和信号。当一只猫发出“喵”的声音时,它实际上正在说出很多不同的事情——一些是为了寻求关注,另一些是警告或威胁,还有一些是提出请求或表达感激之情。尽管人类和猫都有23对染色体,但它们在基因水平上的相似之处远没有这么高,以至于我们可以假设,人类的某些情绪和行为是通过演化形成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猫。 许多研究者相信,家猫的祖先来自沙漠地区,而沙漠环境使得猫必须发展出某种能力来应对恶劣的条件并有效地获取猎物。一项研究分析了不同环境中(包括城市、乡村和农村)野生的亚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发现其大脑结构有着显著的不同。与在城市环境中长大的幼崽相比,那些生活在封闭环境中(即远离人类住所的地方)的幼崽具有更大比例的颞叶(处理声音和语言的区域)和海马体(参与空间记忆和学习的过程)。
同样地,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农村猫,城市猫具有更大的大脑额叶和较小的杏仁核(参与情绪的加工过程)。这些差异可能意味着,相对于野生猫,家养猫的情绪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脑结构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环境的同一种类的猫之中,也存在于不同类别(驯化前和驯化后)的猫之间。 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依赖这种观点,因为动物行为也受到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影响。例如,有些科学家认为,由于古代近亲繁殖所导致的基因缺失,使得现代猫更容易接受人类的存在。
无论原因为何,研究人员现在知道,猫的肢体语言比人类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并且可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理解。
2.猫有20颗牙齿,分4个牙尖,6个齿根。和上颌骨相对应的下颌骨没有牙齿(只有牙龈)。上颌的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存在缝隙--食物容易卡在里边。 这20颗牙齿分为4个咬合部:前后各两个门牙和犬齿,上下各一个切牙和磨牙;每个咬合部的4颗牙齿相互匹配。每一侧上下唇各有5条皱褶 ,共10条;鼻部有两条褶皱;颈部则有环绕喉咙的两圈褶边。 除了牙齿和舌头外,猫的口腔中还有3块唾液腺,分别位于嘴唇内侧面(唇腺)、舌腹面(舌下腺)和咽喉壁(咽部腺体)。这3块腺体的共同作用使得猫的唾液分泌量非常大(约为人的10倍);当猫感受到压力时,它们的唾液分泌量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