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粮闻着那么臭?
首先,要清楚,狗粮之所以臭的原因有两点 , 一是配料表里面的原料本身就带有臭味(如禽畜内脏);二是原料在制备过程中混入了气体,使成品具有臭味。前者为不可避免的因素,后者可以通过工艺进行控制。 拿最经典的干粮举例,一般由以下九种原料组成:玉米、小麦、大豆、大米、蔬菜(比如洋白菜、胡萝卜等)、肉(如鸡肉、鱼肉等)、蛋类(鸡蛋、鸭蛋等)、油脂(如鱼油、植物油等)、添加剂(维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等)和膨化剂(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等)。 在这其中,有味道的原料包括肉类、蔬菜类和豆类,味道较浓的包括肉类、蔬菜类和米类。 动物性原料中,腥味明显的是鱼类和禽类,异味比较明显的还有兔肉、羊肉等。
植物性原料中,带甜味的是马铃薯和紫薯,带酸味的是柠檬酸,带苦味的是苦瓜,其他味道不怎么突出的有萝卜、洋白菜、豌豆等。 这些原料的味道通过配伍组合形成最终的成品味道。一般来说,中小型的宠物食品企业由于财力物力有限,难以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新配方,所生产的粮食往往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所以气味上差别并不是特别明显,而大型生产企业因为客户群体稳定,资金实力较强,往往敢于投入经费研发新的配方,因此推出的产品气味上有较大的区别。
当然,你也许会说,我不信这么多东西加一块能臭。 其实,如果仔细看看配料表,你会发现许多神奇的事情——花生四烯酸甘油酯(一种脂肪酸乙酯)竟然可以和三甲基季胺溴化物(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拼在一起! 这是一种典型的“两剂型”加工方式,也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混合均匀后,通过压片或者滚筒成型的方式做出颗粒状的产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料成本的损耗,保证配方的稳定性。 但是,当不同原料味道之间差异不明显的时候,这种加工方法就会让最终产品“臭”味相投了。 生产工艺中的高温蒸煮也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损失,特别是可溶性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小肽类,这些物质会随着水分流失进入消化道而被吸收。对于水分含量要求较为严格,通常要在12%以下。
同时,温度越高,可溶性营养素的损失就越严重,通过唾液里淀粉酶的作用,淀粉类的碳水化合物也会逐渐释放出来,加重了“臭味”的程度。 而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得到的冻干粉,因为避免了高温蒸煮,有效减少了可溶性营养素尤其是氨基酸和小肽类的损失,同时由于淀粉经过糊化之后变成了稳定的凝胶,不再释放出可被口腔粘膜吸收的单糖,从而降低了“臭味”程度。 但是,冻干粉需要使用专门的保鲜袋密封包装,打开袋子,那股“臭”味儿马上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