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里的白虫是什么东西?
那虫子是蛔目异尖科昆虫,成虫形态呈“弓”形或“S”形弯曲,体前端细,后端钝圆;触角4-10节,各节长度相差不大而略成梯形;口器简单,上颚发达,侧齿明显,唇瓣短小;胸部10个腹节,第9、10两节特别长,形成一长的尾尖。幼虫外形似成虫,但稍粗短,无翅和足,体表有微细的棘状突起,头部有6条纵向棱嵴。 异尖线虫(异尖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异尖科,又称为海兽胃线虫、海兽胃虫。该物种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偶尔也可以见到在淡水生物如蛙类、淡水鱼类的消化道里面。
由于人类不是异尖线虫的自然适宜宿主,所以该线虫不能在人胃肠道内发育长大,只能以幼虫形态存在于消化道内,并不断游走、吸取营养。因为人体防御机制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幼虫不能发育成较大的成虫。但是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比如偏食、营养不良或者长期吃辛辣食物等,都可以成为异尖线虫感染的条件。这个时候,如果人吃了被异尖线虫污染的食品,就可以引起胃肠道的不适。不过,这种线虫不能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故不会在人体内繁殖,只是作为病原体存在。 异尖线虫主要危害鱼类等水生动物,它们在动物胃肠中钻行,使胃运动机能发生紊乱,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动物死亡。当异尖线虫侵入消化道壁黏膜下层毛细血管时,可刺激血液及淋巴液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分解包被蛋白,使其中含有病原体的溶酶体释放出来,进而破坏消化道壁的完整性,引发急性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