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鹦鹉鱼怎么起头?
鹦鹉鱼是由于其嘴巴酷似鹦鹉嘴而得名,该鱼属于海水鱼,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海域,白天主要在珊瑚礁中游泳觅食,晚上则在礁石的缝隙或者孔穴中休息,鹦鹉鱼还具有一定的筑巢能力,能够利用自己特有的牙齿将珊瑚石啃碎,然后筑巢。鹦鹉鱼有“变性”现象,同一窝中的鱼在成熟后,只有一对是雌雄性,其余的全部是雄性,如果雌性死去,其中的一只雄性会慢慢变成雌性。
在所有的鹦鹉鱼品种中,元宝鹦鹉鱼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品种,深受水族爱好者的偏爱,但是该鱼在国内很少有人人工饲养,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元宝鹦鹉鱼都是从国外引进,其运输时间过长,所以导致引进后的成活率不高,另外对于该鱼的饲养技术也没有全面的了解。从2011年8月中旬起,笔者尝试饲养了一段时间元宝鹦鹉鱼,并研究了其饵料投喂方法,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饵料投喂方法,使元宝鹦鹉鱼能够尽快起头(鱼儿在长时间运输后,由于过度疲劳和无法正常采食等原因,在容器中食欲差、游姿异常、一直趴底,这种状况称为“没起头”或“趴底”。),快速生长。现将我的饲养心得介绍如下,希望能对广大元宝鹦鹉鱼饲养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1、水质基础
鹦鹉鱼最好采用新缸饲养,不要放在旧缸中进行混养。新水要经过5天以上的暴晒,去除水中的氯气后才能使用(自来水中的氯气等物质在温度较高时比较容易挥发掉,而在低温时很难挥发掉,因此冬季最好将水提前7天晒好)。如果是在冬天饲养,要采用加热棒将水温加到25℃~27℃。鱼到货后,将纸袋放在容器中静置10分钟后打开,将鱼缓缓放入大容器中,使元宝鹦鹉鱼的头部保持向上,让水缓缓流入纸袋中,当水充满纸袋后,将鱼倒出,尽量不要倒进太多的原水,然后采用泼水的方法使元宝鹦鹉鱼能够尽快清醒。由于元宝鹦鹉鱼没有泳脂腺,其平衡主要是靠口腔吸取空气实现,在刚到货后往往处于昏睡状,无法正常吸取空气,导致游姿异常,因此在醒鱼过程中要持续向元宝鹦鹉鱼的口腔内输注空气,笔者的方法是在水盆中准备一截软管,用嘴吸入一些水,然后将软管对准元宝鹦鹉鱼的口腔,向外吹气,同时向盆内加入新水,重复几次后,元宝鹦鹉鱼即可正常活动。
2、饵料投喂
刚购进后,元宝鹦鹉鱼多数无法马上摄食,要经过1~3天的恢复期才能正常摄食。元宝鹦鹉鱼以珊瑚为主食,主要摄食藻类、底栖甲壳类及软体动物,具有“啃珊瑚”的习性。由于国内很少有人饲养鹦鹉鱼,因此市售用来投喂鹦鹉鱼的丰年虾、水蜈、虾肉等饵料,一般鹦鹉鱼都不摄食,即使将这些饵料切成小碎块,鹦鹉鱼也并不摄食。笔者为了寻找这种元宝鹦鹉鱼的适口饵料,先后投喂了丰年虾、水蜈、虾肉、紫虾条、红虫、螺蛳、水葫芦等几十种饵料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只有螺蛳碎肉、金鱼饵料、紫虾条才摄食,其中最适口的饵料是螺蛳碎肉。
投喂螺蛳碎肉的方法是:先将活螺蛳(一般为田螺,每餐使用大约20枚)放入45℃~50℃的热水中浸泡1分钟后取出,然后放在清水中稍微冷却后,放入家用绞肉机中绞碎(加100~200毫升凉开水),取出绞好的肉糜放入盆内,加入400~600毫升0.05%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15分钟后,倒掉碘伏,用少量清水冲洗2次后使用,一般3天投喂一次,4个月以上的幼鱼每次投喂大约120毫升,4个月以下的幼鱼每次投喂60毫升,每次吃完后再重新补充一些,直至下次投喂。螺蛳碎肉放入水中后很快会下沉,并将鱼缸底面全部遮盖,这样不仅使容器的底部环境接近于鹦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