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发狂犬病几日必死?
专家指出,狂犬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往往在症状明显严重时才去就诊,此时已经到了发病的后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那么,狂犬病的早期临床症状是怎样的,如何诊断与治疗?
狂犬病的早期临床症状
据专家介绍,狂犬病的早期临床症状除极度恶性抽搐,病程短浅,多数病人无法描述临床症状,但动物训练员或主人感觉到不一样,如动物的行为显着改变,无原因的兴奋、行动怪僻,如常梳拭或不梳拭,强奔跑,不怕水,敢于舔或饮污秽之物等。有些病人可表现为躯体形式,如其特点是躯体疼痛、感觉异常、感觉麻木,肢体类似感觉异常如抽搐、痉挛、疼痛,尤以躯干多见,常为刺痛或灼痛,类似神经根炎或三叉神经痛。少数病人还有感觉障碍,如感觉减退(包括肢体或体表感觉障碍)和感觉过敏等。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大脑广泛性损害,根据临床特点,将狂犬病划分为狂乱期、发疹期和恶心、头疼期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临床症状。在狂乱期,临床主要表现为狂躁型或者麻痹型精神疾病,如恐惧、焦虑、感觉异常、幻觉、谵妄、攻击、破坏行为、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甚至言语和思维能力减退和运动障碍等。这个阶段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是其注意力比较涣散。在发疹期,主要表现在头面部及肢体的皮肤粘膜有针头大小、红色皮疹或疱疹,或粘膜皮炎症变质形成特征性溃疡。常在此类溃疡底上看到突出的纤维血管性核心,周围有剧烈的炎症性反应。此阶段还可见充血、水肿,糜烂和渗液,甚至肉芽或脓肿形成。这个时候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可有高热或有低热,但患者的神志清晰。
狂犬病的诊断要点
以接触史为主,有被人或动物咬伤、抓伤史;或患过恶性狂犬病,即接触过狂犬病的动物,如咬伤、抓伤、舔伤等;或经狂犬病毒核酸检测为核酸阳性;或仅依据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在病人的神经系统中查见到狂犬病毒。有人还提出现代血清学诊断办法,为抗原抗体棘状复合物免疫荧光技术(ACC),还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狂犬病毒蛋白。
而狂犬病毒分离方法原为组织培养法,近年用动物实验方法和血清学诊断方法来代替。还有病毒学检查,采用核酸探针和PCR方法检查狂犬病毒DNA,具有特异高、敏感性强和操作简便的特点。
被狗咬伤后如何有效护理?
1、清洗:被狗咬伤或抓伤后,要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尽可能把毒液冲掉。再用酒精或肥皂进行清洗,以溶解变质蛋白,并将残存毒液冲洗出去。整个冲洗过程,大约可进行15分钟左右。如果实在没法用水冲洗,可用2%-5%肥皂水,或通过单位注射狂犬疫苗,进行清洗,以便破坏和清除毒液,对伤口进行严格消毒。
2、消毒:对伤口部位进行消毒,清除污物,消毒伤口,以防细菌感染。如果伤口靠近咽喉部位,有可能会引起吞咽困难。消毒后,最好不要随意挤捏伤口,以免将淤血和含病毒血水排出,增加感染机会。
3、马上就医:除了特殊情况,患者应尽快去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患者最好不要以衣袖、毛巾、咀嚼食品等遮盖伤口。还应该注意,被咬伤的下肢,尽可能尽量少活动,预防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