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宠物狗?
想要好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宠物”的定义 二、“如何分辨”的问题 三、“分辨什么”的问题 四、“为什么分辨(学习)”的问题 理清这几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如何分辨宠物狗”这个问题就会方便很多。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宠物”这个概念是指啥。 据我了解,目前学界对“宠物”还没有统一界定标准。不过,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叫CICA(国际犬业协会)的组织,它制定了一条较为完整的宠物定义条款。 我们可借鉴CICA的这条条款来判定一种动物是否称得上是“pet”——一个人饲养并用于观赏或解闷的非原生动物(native animals)。根据这条定义,只要非原生动物符合以下所有条件就算得上是宠物。
条件一: 由人类人工培育
条件二: 供人娱乐用
条件三: 是生物
条件四: 可区分亚属/种
条件五: 无攻击性
条件六: 非野生来源 根据上述条件,世界上绝大多数哺乳类动物都可以归为宠物的范畴了——除了作为食物的猪、牛等家畜之外,几乎任何哺乳动物都可以成为宠物,包括我们熟悉的猫、狗、仓鼠和兔子等等。当然也包括各种鱼类、龟类、鸟类甚至蜗牛等。
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如何分辨宠物狗”的问题了。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何分辨狗”以及“如何判断一只狗是不是宠物狗”这两个问题。关于如何分辨狗狗,网上有很多详细的体格特征或外表特征的介绍,如头部、耳朵、眼睛、鼻子、嘴部、四肢等部位有没有瑕疵,是否有体臭等等。这些都是辨别种类的重要特征。 但是,这些特征并不是区分宠物狗和非宠物狗的依据。因为不同品种的狗狗可能具有相同的特征。要判断一只狗是否是宠物狗,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判断。
1.年龄 大多数宠物狗都是幼犬,因为成年犬有守护领地、护食、戒备心理等性格特征,不容易与人亲近,也不适合当宠物养。如果是一只成年的猎犬,无论多么温柔,想把它驯服并当作宠物来饲养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是一只刚满月的小狗狗,即使以前生活在农村,经过驯养也是可以顺利当成宠物养的。
2.性别 一般情况下,公犬要比母犬更为外向、好动,更容易驯服,也就更适合作为宠物。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哈士奇就是母犬中最为活跃的。而沙皮犬则是公犬中最温顺的。所以,在判断时不能仅看性别这一因素。
3.繁殖经历 如果一只犬曾经被用来繁殖,那么不论这一只犬本身的性格如何,它一定已经具备繁殖的生理特性。这种特点可能会让一只原本性情温厚的犬变得具有攻击性。 反之,如果是从未繁殖过的雌雄犬,一般性格会较为温和。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未进行繁殖的犬性格会更好驾驭,但不代表着它们就不会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