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疫苗有毒吗?
疫苗本身是没有毒的,但注射到体内可能会诱发免疫应答,产生病毒抗体,这是疫苗的作用机理。而所谓的“中毒”可能是指接种的疫苗中含有某些可以引起副反应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接种后可能以抗原或佐剂的形式触发机体免疫系统,进而引发副作用(即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接种疫苗有可能发生副反应,但这些副反应都是轻微的、一过性的,很少危及生命。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副反应的发作是由于受种者个体特异,与疫苗本身的优劣无关[1]。所以,从上述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说疫苗“无毒”。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疫苗接种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但这一切都需要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区间内进行。如果机体在接种某种疫苗后长时间(超过48小时)都不产生抗体,则有可能导致该疫苗失去效用;同样,若是在极短时间内(24小时内)注射了过多针次同一类疫苗,则有可能会导致疫苗中的病原体出现过量,从而造成免疫伤害。
接种疫苗后“没反应”不代表疫苗没有作用,“有反应”也不代表疫苗一定有害。只有当人体受到足够数量的、具有活性程度的病原体刺激时,才可以激活系统的免疫功能状态,使机体通过抗体的生成来识别并清除外来入侵的病原体,最终实现免疫保护作用。所以,对于疫苗是否生效,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检测体内是否有足够的病毒抗体存在。如果抗体含量达到保护性水平,就意味着疫苗发挥了作用,此时无论是否出现发热、疲劳等轻微副反应,都属于可接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