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性犬瘟怎么引起的?
抽搐型犬瘟热(Dogs parvovirus)的临床症状以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和营养障碍为特点,少数病例可见神经症状和呼吸系统病症;该病发病率高,但病死率较低。 引起本病的病原体属于细小病毒科,是高度致病性病毒。已发现的细小病毒有40余种,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和鸟类,少数种类也可感染人。其中,犬细小病毒(CPV)和猫细小病毒(FPV)可引起两种不同的疾病,即犬传染性胃肠炎和猫传染性肠炎,两者均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另外,近年来发生的猪萎缩性鼻炎也有可能与细小病毒感染有关。 目前,对细小病毒的诊断主要是鉴定病毒类型和血清抗体水平。
1.病毒鉴定 对采集的新鲜病料,可采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及基因重组方法进行鉴定。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主要用于快速鉴定感染的动物是否为患病毒性肠炎的动物,由于荧光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抗原,所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该法不能区分感染的血清型别。
2.血清学检查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可用来判定动物是否曾受到细小病毒的感染及疫苗的免疫效果等。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血凝抑制实验(HI)、琼扩滴度实验(G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实验(RIA)和蛋白印迹实验(WB)等。
3.病原分离培养 从消化液或粪便中纯化病原体,接种于细胞或者卵黄液中进行培养和增殖,然后观察并记录病变情况,通过镜检观察病毒的形态并检测其生长特性。 但应注意,细菌、寄生虫、毒物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临床表现,故应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排除上述原因后再考虑细小病毒感染的可能。
1.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的关键是补充体液,纠正脱水,防止电解质紊乱,保护心脏功能,预防休克的发生。 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制剂:
2.抗菌药物治疗 在病程的早期,当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丧失时,可适当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一般可不注射抗生素,仅在出现严重腹泻时,根据药敏检测结果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药物。
3.补液、补充营养 为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时充分地供应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也十分重要。可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对食欲极差的个体,可使用胃管灌喂方法输入营养液。 还可采用静脉注射氨基酸、脂肪乳剂等方法,提供动物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