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为什么怕冷?
首先,鸟类的体温是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外界温度低,它们的体温也就相对的偏低;相反,外界温度高,它们的体温也会相对的偏高。 比如,在自然界中,当夏季来临时,温度往往会达到35℃以上,鸟类体表的温度也会达到40℃左右。所以这时如果有苍蝇、蚊子等在附近飞动,鸟会快速的扇动翅膀将其驱赶。因为此时鸟的皮肤表面分泌出的油脂类物质会通过翅膀的挥舞而被蒸发掉,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这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流失,还可以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避免细菌的滋生。
当然,这些油脂类物质的产生都是需要基础的,那就是热量,高温有助于热量的形成和保持。而在冬季来临,气温骤降时,由于鸟类缺乏相应的作用于调节体重的激素(如甲状腺素),它们自身体内产生的热量就会随之下降。这时如果环境温度也较低的话,那么体内热量的损失就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体重就会因此慢慢下降,皮肤上的油脂就会逐渐的减少,最终表现出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发生皲裂。 除了温度的影响外,食物中也富含热量,如脂肪就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素之一,糖类和蛋白质也能转换为热量供机体利用。但是,如果体内蓄积了过多的热量,又无法有效代谢掉,那么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导致肥胖的发生。虽然肥胖不是致命的生理疾病,但过多的脂肪在人体血液中堆积会产生高脂血症,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负荷增加,长此以往,会引起心血管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