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猫身上有虫子?
首先,要判断猫身上是否有寄生虫,需要观察猫咪的日常行为表现,如是否总是啃咬脚趾、用舌头舔屁股等,这些习惯有可能是由于寄生虫引起的瘙痒所导致的。 其次,仔细观察猫咪的皮肤和毛发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发现有黑色的斑点或者块状物,有可能就是虫体或虫卵;如果发现皮肤有红色的疹子,也可能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过敏现象。 最后,检查猫咪的便便也很重要。如果便便有黑色颗粒,可能是虫体;而且,如果有蛔目幼虫幼虫排出来,说明体内有蛔目的寄生虫。 当然,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将猫带到宠物医院让医生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发现虫体和虫卵,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检验来确诊。 如果发现虫子,一定要严格按照医院的提示来进行杀虫处理。同时,注意家里的卫生,特别是角落和缝隙的地方,要及时清理,定期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使用特定的杀虫剂可以杀死体内的寄生虫,但是驱虫药的毒性和副作用较大,建议带宠物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用药!
猫感染寄生虫后,严重的可引起持续性拉稀、消瘦、贫血,如果肠道内有大量寄生虫时还可能出现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有的猫虽然感染了寄生虫,但是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寄生虫包括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所以判断猫有寄生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体内寄生虫的判断
猫感染的体内寄生虫主要包括,线虫、绦虫、球虫、滴虫,不同种类的寄生虫有不同的判断方法:
1、滴虫:猫感染滴虫后可引起慢性或间断性的腹泻便秘,被毛粗乱,消瘦,精神差。判断是否感染滴虫,最好的方法是到医院拍腹部B超,如果发现肠道内有液囊,抽出来做细胞涂片检查,如果有滴虫的移动痕迹,就可以诊断猫感染滴虫,也可以将肛门周围的毛剃干净后,收集分泌的粘液,做细胞涂片看是否有滴虫。
2、线虫和绦虫:检查粪便看是否有线虫或者绦虫是常用的方法,这两种寄生虫感染比较容易发现。
3、球虫:检查粪便没有虫体,需要将粪便做成涂片,观察粪便中是否有裂殖体等球虫的感染虫体,有的时候因为球虫数量太低,所以涂片中也可能观察不到,出现拉稀的可以将粪便做生化分析,如果出现低蛋白血症,考虑猫有球虫的感染。
二、体外寄生虫的判断
猫感染的体外寄生虫包括,跳蚤、蜱虫、虱子、螨虫等,观察猫的被毛和皮肤表面,有跳蚤、蜱虫、虱子的尸体及虫卵时,可诊断猫体表寄生虫感染,有的猫感染跳蚤后会舔食跳蚤,出现拉稀症状。如果猫出现针尖样出血点时,考虑感染蜱虫。检查耳朵内和外阴部位有异味且伴有皮炎、脱毛等症状时考虑有螨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