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什么虫可怕?
蜱! 蜱是昆虫纲,虱目,蜱总科的一个成员。 根据其栖息环境及生活史的不同可分为:土蜱、树蜱和草蜱;根据其取食习性可分为:植食性蜱与肉食性蜱。其中,植食性蜱又是依据取食部位不同分为:叶螨型蜱(像叶螨一样,在叶片上吸食汁液)和刺吸型蜱(像刺吸式口器动物一样,吸食植株的韧皮部)。 本文主要介绍危害犬类的植物性蜱种——刺吸型蜱中的异尖线虫类(蛔目的异尖科)和蚤目的蚤科。因为这两种蜱类可以在犬的皮肤表面或体内繁殖,并且可以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和寄生虫病。
1.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属于寄生虫中的蛔目的异尖科,和我们比较熟悉的蛔目异尖原虫属同类。该寄生虫成虫体长约2~4mm,尾部细而圆,尾尖有一小黑点,就是它的肛门。幼虫呈“C”形,当它钻入皮肤后,会扭曲变形,变成“S”形。
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当它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幼虫期),可随同食物被喂进动物的嘴里,然后经消化管进入胃肠道,在此寄生下来。但一旦胃肠道里的酸度发生变化或菌群失衡,则会引起幼虫的死亡,这时虫体开始分解,其中的酶会使虫体溶解,再经过反复吸收,最终变为虫子自身的组成成分。当然,在消化过程中,若遇到不适,它会很快蠕动到十二指肠进行反刍,重新回到口腔里。 如果动物摄取的异尖线虫数量多或者处于成长期,则可长期潜伏在体内,等待机会向外转移。一般说来,外界环境适宜时,成虫会在体表皮肤下移动并吸取营养;如条件不佳,也可退回消化道内,暂时度过困难时期。但当外在刺激较大时,它们会进入血液或肌肉组织,继而到达各种器官,并在这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尽管异尖线虫主要在消化道里活动,但由于口腔和胃肠壁上的粘液层具有阻止线虫入侵的特殊结构,同时在消化道内还有胃酸等有毒物质存在,异尖线虫在动物体内的存活率并不高。如果饲料卫生良好,且饲养者按时给狗狗驱虫的话,一般是不会从肠道侵入的。不过,如果在口腔中发现了异尖线虫,由于它在牙齿间磨碎食物的能力较强,则很可能会将其吞入消化道进而引起寄生虫病。
2.蚤目寄生虫
通常所说的蚤目的寄生虫都指蚤科动物。蚤科的虫子属于蚤目的唯一一科,其成虫的形态很象甲壳动物,头部有一对突出的眼睛,身体分节明显,有类似鱼钩状的喙,尾部有刺状突起。 该科的寄生虫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比如人畜共用的马桶、浴池、游泳池和水龙头等,都能间接引起传染。垃圾、宠物食品的不卫生,也能造成寄生虫的孳生。
常见的蚤目寄生虫有蛔目的异尖科和蚤科的蚤目寄生虫,这些寄生虫都能侵害动物的皮肤和消化道,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对于以上这些寄生虫,预防的方法都很简单:定期给爱宠做健康检查,发现寄生虫及时治疗;不喂食未煮熟的食物,控制饲料的营养水平;保持清洁的环境,定期消毒;特别是养宠的家庭要养成勤洗手,不给宠物直接喂药和食物的好习惯。另外,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有阿苯达唑、吡喹酮等,这些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全系数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