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发炎了用什么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在外耳道深部和鼓室,存在着大量的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并且入侵鼓膜以及听小骨等结构,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 一般临床上引起外耳炎的病菌以细菌为主,少部分为病毒或真菌等。
细菌引起的外耳炎,根据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种,其中又以化脓性外耳炎较为多见,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而真菌引起的外耳炎则较少见,常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无论是细菌还是真菌引起的炎症,其病理过程基本相似。开始时,由于耳道结构比较密闭,加上人体活动所导致的耳道与外部空气的频繁交换,使得侵入的病菌无法长时间在耳道内定殖,因此症状往往不是很明显;一旦病菌大量繁殖,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主要表现为耳朵疼痛、耳鸣、听力减退及头痛等,检查时可发现外耳道内有分泌物附着,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分泌物流出,个别患者还可伴有低热、全身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 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耳可有流脓表现,同时因脓液中含有大量炎性细胞及毒素,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容易形成慢性炎症。此时病人会经常感到耳部不适,常觉耳廓及耳朵内疼痛、灼烧感,尤其当运动、洗澡或洗头时,污水流入患耳,极易诱发感染,使病情加重。
对于外耳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预防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局部可用1%碘酊涂擦,每日3次;若感染较重,则可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口服复合维生素以增强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