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健康体检能查什么?
作为宠物医生,我常常会给我的患者(也就是猫主人)这样建议:“每年做一次体检吧,至少每年一次,具体项目可以根据你们的情况来定,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做个全套的生化全项+血常规,如果不差钱并且想更放心的话可以做一下放射检查或者核磁共振。” 然后很多猫主人就会问我:“医生,你说的这些检查项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才会做这些项目的检查啊?”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关于体检这件事儿~ 首先明确一点:定期体检对动物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体检项目越全越好,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体检项目中的生化和血常规检查对于动物来说存在一定的损伤性,并非每次检测都要做这两个项目。
例如血清生化全项中肝功能、肾功能和血清蛋白三项基本可以反应机体的重要部位器官的功能情况;而血液学检查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值也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疾病的相关指标。 如果在体检过程中或体检前发现异常,例如大便潜血阳性,这时再进行相关化验室检查以寻找贫血原因;如果发现肝脏肿大或有触痛,则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等。 所以我觉得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基础项目(生化+血常规)的检查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有特需检查需求,可以在体检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性地增加一些化验室检查项目。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体状况不一样,处于育龄期的公母犬每年各需注射疫苗一枚;3个月以下的幼犬每周需注射疫苗3针;6个月以下的幼猫每天注射疫苗2针。 在注射上述疫苗后的一周左右,动物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此时疫苗的保护作用开始发挥效果,因此在此之后的1年内再定期注射疫苗即可。
另外,有些细菌、病毒等在季节交替时期容易暴发流行,这个时候也可给爱宠补充相应疫苗。 我个人认为没有绝对的必要每年为宠物都做全面的检查,特别是一些小病小痛尚未恢复的宠物。 因为在就诊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观察到动物的精神状况、食欲等情况有所好转,而且药物本身也有一个代谢的过程,若未完全消除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此时再给宠物做全面的检查反而可能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