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条虫怎么治.?
绦虫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疾病,由寄生在动物肠道内的绦虫引起。 由于寄生虫的虫体呈节状,像绳子一样,所以叫做绦虫病(parasitism)。 绦虫的成虫大多数生活在消化道里,幼虫则随消化道里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当苍蝇、蟑螂等昆虫把幼虫吃进去后,幼虫在昆虫的肚子里成长发育,最后形成成虫。 如果人吃了被绦虫幼虫污染的食物,同样会使人感染上这种病。 绦虫的幼虫在消化道里能钻能滑,并且有吸取营养的吸盘和钩子,因此它很容易爬进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去并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临床表现可以从较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到较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患者可以伴有乏力、头昏、失眠等症状;粪便检查可以发现虫体或虫卵;显微镜下观察粪便也可以发现里面有很多线头状或圆点状的寄生虫幼虫。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部分患者的消化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幼虫,且能查出抗体蛋白G;若再经苍蝇等传播,即可发生反复传染。对于抵抗力弱的婴幼儿及老年病人尤应注意预防。
目前对绦虫病主要采用驱虫药物进行防治。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噻嘧啶也有很好的疗效。 用药前须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服用,以防误食过量引起中毒。服药时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品。 有过敏史或其他严重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应慎用,孕妇禁用该类药物。
对确诊患绦虫病的病人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为杀死成虫,杀灭幼虫,防止扩散。当前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有抗蛔药、抗绦药。根据病情程度,可以选择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一般用药后10天左右可清除体内幼虫。 但药物使用不当或用药不规律都会影响效果。例如,用药3天后,如果症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药物治疗后,患者还应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以防复发。要注意饮食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