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猫咬了多久打针?
先放一组数据,美国每年有超过5000万人接种预防狂犬病的疫苗;我国也有接近3亿人注射该疫苗(2016年数据)。 尽管狂犬病在北美和欧洲的发病率已经非常低,但在中国却仍然是个重要问题——仅2016年就报告新发病例超过2000例,死亡近1800人!
为什么欧美国家能够如此重视并大面积普及注射狂犬病疫苗呢?这还要从一种叫做“狂犬病恐狂症”的疾病说起…… 在19世纪中叶,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无法感染狂犬病,因此也没有必要接种疫苗。然而,一些奇怪的症状却让科学家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1880年至1930年间,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医生们先后报告了数百例疑似狂犬病病例,但这些患者都被证实并非由病毒所导致的疾病。直到1980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才首次确认人类确实会感染狂犬病且病毒来源于动物。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了科学文献中——“恐惧性疾病(disease of fear)”,又被称为“恐怖性病症 (terrifying illness)”,指的就是那种由于误以为自己感染了狂犬病因而强烈恐惧,甚至出现幻觉的精神症状。 在1980年到2014年间,美国共报告了5663例“恐惧性疾病”病例,而中国人更是占了绝大多数(5246/5663)! 这些病例都有共同的特征:没有明确的接触史;发病原因不明;病程进展迅速;缺乏特异的诊断方法;所有治疗方法都是基于假定病因成立的原理展开的… 那么,如果人类真正感染了这种可怕的寄生虫会怎么样呢?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发现过确切的野生动物传染人类的病例报道。而在为数不多的病例报告中,患者大多表现为轻微的皮肤损伤,如被小动物抓伤、咬伤,或是轻度皮肤接触感染。
尽管如此,为了安全起见,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建议:凡是可能被动物咬伤或刺伤的人员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尤其是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人员以及儿童和孕妇应优先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两种:一种是以基因工程重组蛋白为基础制成的灭活疫苗,另一种则是含有氢氧化铝佐剂的纯化疫苗。前者适用于任何年龄人群,后者只能用于1岁以上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