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正常的心脏有多大?
我看了下,很多答案都提到了“犬心”的形态构造、大小等数据,我想补充一下犬心不同年龄阶段的体积变化及影响因素。 1.幼年期(出生~3月龄) 在这一阶段,犬心脏重量从出生时的2-4g增加到45~60 g(占体重的1%~2%[8]),大约为成年时的70%(图1)。这个时期的犬心发育迅速,其形态和功能均向成人的方向发展。在结构上表现为室间隔开始分离,房间隔部分分离形成孔道;在心房壁变薄、心室壁增厚的同时,左、右心室的肌纤维长度增加,心内肌层逐渐由白色心肌向红色心肌转化。
生理上则表现为心搏次数明显多于成年犬,约在200次/分以上,心输出量也明显增加。这些变化与此时犬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有关,而犬对氧的需求量随生长速度的增加而增大[9]。
2.生长期(4月龄至成年) 这个时期是犬的生长高峰期,犬个体的大小接近或达到成年的水平。在这一阶段,犬心脏重量基本稳定在80~130g左右;体重每增加1kg,相对重达0.20±0.01g[8](表1)。在这个阶段,犬心结构进一步成熟,但形态特征仍保持幼年特点:心腔扩张,左右心室收缩期倾斜度小、关闭时间差较短;心尖呈圆形钝圆,不突出于心底面;二尖瓣和三尖瓣瓣叶短而宽、前瓣较后瓣短而宽,瓣膜呈开放状;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叉处位于同一平面,两者相距较近等等[10][11]。
3.青年期(出生后2岁) 此期是犬性成熟的阶段,身体各系统器官发育完全。犬的心脏重量和体重的百分比大致稳定下来,平均约为体重的0.66%[12],相当于人类心脏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的4倍多。由于犬的心力储备能力较强,因此对缺氧耐受力强,可维持较高的运动强度[13]。犬具有旺盛的食欲,营养状况良好,故心肌代谢率高,能量消耗大,使得犬心的活动量和消耗能量比成年犬还要高些[14]。